参考来源:[1]杨慧霞.妊娠合并糖尿病诊治指南(2014)[J].中华妇产科杂志, 2014, 49(8): 561-569.[2]翁建平,李延兵.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(2017年版)[M].北京:人民卫生出版社, 2018.[3]高雪梅.妊娠期糖尿病的管理与护理[M].北京: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, 2019.
2023年,28岁的周琳琳是河南郑州一家广告公司的设计师。她性格开朗,工作认真负责,在业内小有名气。周琳琳和丈夫结婚两年,一直期待着能有一个可爱的宝宝。今年年初,周琳琳惊喜地发现自己怀孕了,一家人沉浸在喜悦之中。
随着孕周的增加,周琳琳的肚子渐渐隆起,行动也变得有些不便。但她依然坚持工作,只是偶尔会感到有些疲惫。为了确保自己和宝宝的健康,周琳琳严格按照医生的嘱咐,定期去医院进行产检。
6月15日,周琳琳迎来了孕期的一个重要检查——糖耐量检查。这天早上,她早早地来到了医院,空腹抽完血后,按照护士的指示,在五分钟内喝下了含有75克葡萄糖的糖水。喝完糖水后,周琳琳静静地坐在候诊区等待,心里有些忐忑不安。一个小时后,她再次抽血,接着又等了一个小时,进行了第三次抽血。
等待结果的过程是煎熬的,周琳琳不停地想象着各种可能的结果。终于,检查结果出来了。医生看着报告,眉头微微皱起,对周琳琳说:“周琳琳,你的糖耐量检查结果不太理想。空腹血糖是5.3mmol/L,餐后一小时血糖达到了11.2mmol/L,餐后两小时血糖是9.8mmol/L,都超过了正常范围,你被诊断为妊娠期糖尿病。”
周琳琳听到这个消息,焦急地问道:“医生,怎么会这样呢?我平时身体挺好的,也没有家族糖尿病史啊,怎么会得妊娠期糖尿病呢?”
医生耐心地解释道:“妊娠期糖尿病是孕期比较常见的一种并发症,它的发生和很多因素有关。随着孕周的增加,孕妇体内的激素水平会发生变化,这些激素可能会影响胰岛素的正常功能,导致血糖升高。另外,孕期如果饮食不合理,摄入过多的高糖、高脂肪食物,缺乏运动,也容易引发妊娠期糖尿病。你平时工作比较忙,是不是饮食不太规律,也很少运动呢?”
周琳琳想了想,点了点头说:“确实是这样。我工作一忙起来,就经常忘记吃饭,有时候饿了就随便吃点零食。而且怀孕后,我总觉得要多补充营养,就吃了很多水果和甜食。运动的话,因为工作比较累,下班后就只想躺着休息,很少出去活动。”
医生语重心长地说:“这就是导致你患上妊娠期糖尿病的原因。妊娠期糖尿病如果不及时控制,对你和宝宝都会有很大的影响。对宝宝来说,可能会引起巨大儿、胎儿生长受限、胎儿畸形等问题,还可能增加新生儿低血糖、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发生风险。对你来说,可能会增加妊娠期高血压、羊水过多、早产、难产等并发症的发生几率。”
周琳琳听了医生的话,说:“医生,那我该怎么办呢?我不想打胰岛素,听说打胰岛素会有副作用,对宝宝也不好。”
医生微笑着安慰她说:“你先别着急,其实对于妊娠期糖尿病,只要通过合理的饮食控制和适当的运动,大部分孕妇都可以将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内,不需要打胰岛素。今天我就教你一个3步饮食法,只要你严格按照这个方法来调整饮食,血糖应该能得到有效控制。”
周琳琳听了,眼睛里闪过一丝希望,连忙问道:“医生,是哪3步饮食法呢?您快跟我说说。”医生清了清嗓子,开始详细地讲解起来:“第一步,合理分配三餐热量。早餐要吃饱吃好,提供足够的能量让你开始一天的活动。你可以选择一些富含膳食纤维和蛋白质的食物,比如全麦面包、牛奶、鸡蛋、蔬菜等。
午餐要吃得丰富一些,保证营养均衡。主食可以选择糙米饭、全麦面条等粗粮,搭配适量的瘦肉、鱼类、豆类等优质蛋白质,以及大量的蔬菜。晚餐要适量,不要吃得太多,以免血糖升高。可以选择一些清淡易消化的食物,比如蔬菜汤、蒸蛋、清蒸鱼等。一般来说,早餐、午餐、晚餐的热量分配比例可以是3:4:3。”
周琳琳认真地听着,一边点头一边在本子上记录着。医生接着说:“第二步,控制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量和种类。碳水化合物是影响血糖的主要因素,所以要特别注意。你要选择低升糖指数(GI)的碳水化合物,比如燕麦、玉米、红薯、山药等粗粮,它们消化吸收相对较慢,不会导致血糖急剧升高。
而像白米饭、白面包、馒头等精制谷物,升糖指数较高,要尽量少吃。另外,还要控制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量,一般来说,每餐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量不要超过50克。”
周琳琳有些疑惑地问:“医生,我怎么知道每餐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量是多少呢?”医生笑着说:“你可以通过食物交换份法来估算。比如,一份碳水化合物食物大约含有15克碳水化合物,一个中等大小的馒头相当于两份碳水化合物食物,一碗米饭(约100克)相当于三份碳水化合物食物。你可以根据自己的饮食计划,合理搭配不同种类的碳水化合物食物,控制好每餐的摄入量。”
周琳琳恍然大悟,说:“原来是这样,我明白了。那第三步呢?”医生继续说道:“第三步,注意饮食的顺序和进食速度。吃饭的时候,先吃蔬菜,再吃蛋白质类食物,最后吃碳水化合物食物。这样可以增加饱腹感,减少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量,同时也有助于控制血糖的上升速度。另外,进食速度不要太快,要细嚼慢咽,每口食物咀嚼15-20次,一顿饭吃20-30分钟为宜。这样可以让你更好地感受饱腹感,避免进食过量。”
周琳琳认真地记下了医生的每一句话,说:“医生,我一定会严格按照您说的方法来调整饮食的。但是我还想问一下,除了饮食控制,我还需要注意些什么呢?”
医生说:“除了饮食控制,适当的运动也很重要。你可以选择一些适合孕妇的运动,比如散步、孕妇瑜伽等。每天坚持运动30分钟左右,可以分多次进行。运动可以促进身体的新陈代谢,提高胰岛素的敏感性,有助于控制血糖。但是要注意运动强度不要过大,避免剧烈运动和过度疲劳。
另外,你还要定期监测血糖,每天至少监测空腹血糖和餐后两小时血糖,记录下来,以便及时了解血糖的变化情况。如果血糖控制不理想,或者出现了其他不适症状,要及时来医院就诊。”周琳琳感激地说:“谢谢医生,我一定会按照您的嘱咐去做的。我一定会努力控制好血糖,让宝宝健康出生。”
回到家后,周琳琳立刻开始调整自己的饮食。她把家里的零食都收了起来,换成了各种坚果、水果干(选择低糖的,如苹果干、柚子干等)。早上,她会早早起床,为自己准备一份营养丰富的早餐,一杯牛奶、一片全麦面包、一个水煮蛋和一份蔬菜沙拉。中午,她会精心搭配午餐,糙米饭搭配清蒸鱼、炒青菜和豆腐汤。晚上,她会喝一碗蔬菜汤,吃一些蒸蛋和清炒时蔬。
除了饮食调整,周琳琳还每天坚持散步。她会在吃完晚饭后,和丈夫一起到小区附近的公园散步30分钟。散步的时候,她会放慢脚步,感受着微风拂面,欣赏着周围的美景,心情也变得格外舒畅。
刚开始的时候,周琳琳觉得控制饮食和坚持运动有些困难。有时候看到别人吃甜食,她会忍不住流口水;有时候工作太忙,她会忘记按时吃饭和运动。但是一想到肚子里的宝宝,她就又充满了动力。她告诉自己,一定要坚持下去,为了宝宝的健康,再苦再累也值得。
慢慢地,周琳琳逐渐适应了新的生活方式。她的体重增长也变得合理起来,精神状态也越来越好。每次去医院产检,医生都会夸她血糖控制得不错。
在接下来的日子里,周琳琳更加严格地控制自己的饮食和生活习惯。她每天都会监测血糖,记录下来,观察血糖的变化情况。随着时间的推移,她的血糖逐渐得到了控制。糖化血红蛋白检测结果也降到了6%以下,胎儿的体重增长也恢复了正常。
12月10日,周琳琳迎来了预产期。在医生的精心护理下,她顺利地生下了一个健康可爱的宝宝。当听到宝宝的第一声啼哭时,周琳琳激动得热泪盈眶。她知道,这一切的努力和付出都是值得的。
出院后,周琳琳依然保持着良好的饮食和生活习惯。她深知,妊娠期糖尿病虽然已经过去,但是自己患2型糖尿病的风险比普通人要高。所以,她会继续坚持健康的生活方式,定期进行体检,监测血糖、血压、血脂等指标,预防糖尿病的发生。
配资平台产品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