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天医药股,在药明康德、泰格医药这些龙头股带领下,集体暴走,两个龙头股涨幅轻松突破10%。
细看新闻才知道,这次行情有三驾马车驱动:药明康德半年报净利润翻倍、恒瑞医药拿下GSK百亿订单、医保局又出扶持政策。媒体上都说这是利好突袭,但创新药之前刚涨过,现在利好来了,这算是利好突袭还是利好兑现?实际普通人很难判断。
一、散户的两难
信息越多,普通人越容易焦虑。比如持仓大涨了,会陷入要不要卖出的焦虑。持仓不涨了,会陷入要不要换仓的焦虑。赚钱了会陷入要不要止盈的焦虑,亏钱了会陷入要不要止损的焦虑。一旦陷入焦虑,就非常容易被收割,而且是来回收割。而这一切,都是因为没有能够看到真实的交易行为。
二,决定股价的力量
就拿银行股来说,2022年我通过量化系统发现一个有趣现象:虽然股价横盘震荡,但用系统量化「机构交易特征」,能够看到"机构库存"数据却持续不断,说明机构一直在积极参与这个股票。当时很多散户觉得银行股死气沉沉不值得碰,结果呢?看看现在招商银行的股价就知道答案了。
展开剩余68%这张图特别有意思。橙色柱体代表机构参与度,可以看到在2022年横盘期,机构一直在默默吃货。等散户反应过来时,股价早已一骑绝尘。这就像看魔术表演,外行盯着魔术师的手,内行却知道玄机在别处。
PS1:
上文图中的橙色柱状,是我用系统观察的「机构交易特征」数据叫做「机构库存」。
如果「机构库存」数据越活跃,那就意味着参与交易的机构资金越多,机构资金参与的时间也越长。
反观白酒板块就更有意思了。从2023年10月开始,同样用系统量化「机构交易特征」观察,能看到"机构库存"数据突然消失,之后每次反弹都成了出货机会。那些喊着"抄底茅台"的大V们,现在估计肠子都悔青了。
说回现在的创新药行情。通过量化系统观察,其实早在6月份,"机构库存"数据就开始温和放量。当时市场还在担忧集采影响,但专业资金已经悄悄布局。这种"春江水暖鸭先知"的现象,在资本市场屡见不鲜。
现在的问题是:这波行情能走多远?我的经验是:与其猜测顶部,不如紧盯两个关键指标:
龙头股的机构参与度是否持续 板块内部分化程度(好学生和差生的差距)目前来看,药明康德这类龙头股的机构参与度依然健康。但要注意的是,随着股价上涨,必然会出现分化。就像班级里的优等生和差生,行情好的时候一起涨,调整时差距就出来了。
所以多余这种个行情,普通人还是要注意以下三点:
放弃猜顶摸底:我见过太多人因为"觉得涨多了"而错过主升浪。记住,市场永远是对的。 关注资金行为:就像打牌要看对手下注量一样,炒股要看大资金动向。那些看似平淡的横盘期,往往是布局良机。 控制情绪波动:焦虑是亏损的催化剂。建立自己的交易纪律比天天盯盘重要得多。在这个信息过载的时代,普通投资者最该做的不是收集更多消息,而是学会过滤噪音。就像我用了十年的那套量化系统,最大的价值不是预测未来,而是帮我看清当下正在发生的事实。
好了,本篇就到这了,赠人玫瑰手有余香,谢谢点赞。
声明
以上相关信息是本人在网络收集,希望大家喜欢!
部分数据、信息,如有侵权,请联系本人删除。
本人不推荐任何个股与操作。所有以本人名义涉及投资利益关系的,都是骗子。
发布于:上海市配资平台产品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