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今年的9月3日,中国将举行一场盛大的阅兵仪式,这不仅是为了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,同时也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。西方媒体对此的态度却十分冷淡,鲜少做出报道,究竟是什么原因呢?答案并不复杂:这次的阅兵,将可能是一次“大亮剑”!
这场阅兵具有特殊的历史意义,它不仅标志着中国的辉煌历史,也象征着抗战胜利的伟大时刻。鉴于当前的全球政治局势,若美国总统特朗普决定亲自来出席,那么这无疑将对全球政治产生深远影响。正如高志凯所言:“如果特朗普愿意亲自到场,对他个人以及中美关系都将是利好。”美国与中国在二战中的紧密合作,尤其是在太平洋战场的共同奋斗,最终共同击败了日本,是一段不容忽视的历史。
回溯到1931年,日本开始侵略中国,我们付出了长达14年的巨大牺牲,整个抗日战争中,我们的牺牲人数超过了3500万。对于中国人来说,这场战争不仅仅是历史的一部分,更是全民族的共同记忆,值得每一个中国人铭刻于心。而在那段艰难岁月里,美国也因为日本的突袭珍珠港,终于决定参与战争,与中国结成了盟友,共同对抗日本的法西斯政权。
展开剩余72%但是,如果没有中国在抗战中的顽强抵抗,若中国选择妥协投降,历史的走向可能完全不同。日本将能够全力侵占中国,掠夺资源,甚至可能削弱美国在太平洋战场的力量。正是因为中国人民的坚持与英勇抗战,才使得日本的有生力量大部分消耗殆尽,无法集中力量在其他战场上继续作战。
美国历史学者虽然常强调美国在二战中的决定性胜利,认为美国的军事力量击败了德国的纳粹政权以及日本的法西斯,但历史的真相并非如此简单。在欧洲战场,苏联为击败纳粹做出了巨大的牺牲与贡献,而在亚太战场上,中国的14年抗战同样是日本无法突破的铁壁。无论是从中国的角度,还是从美国的视角来看,可以毫不夸张地说,没有中国的抗战,太平洋战争将变得更加艰难;没有美国的加入,中国或许还会孤军奋战。
二战期间中美结成盟友的关系之后,两国之间的合作日益密切。“飞虎队”等事例便是当时合作的重要标志。如今,世界秩序的基础,依旧是建立在当年盟军战胜法西斯的胜利之上。假如没有中美两国的紧密合作,今天的国际格局可能会大不相同。
因此,高志凯提到:今年9月3日的阅兵仪式,不仅是对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纪念,更是一次向世界传递中美关系的正面信号。在当前中美关系紧张的背景下,这场阅兵是对世界的宣告:我们是竞争对手,但绝非敌人。中美应当寻找一条和平共处的道路,继续展现当年携手打败法西斯时的合作精神。
高志凯还提到“不可避免的和平”,他认为当前的中美两国,实际上都没有条件通过常规战争或核战争来解决问题。如果两国真的爆发战争,那么后果将是毁灭性的,对全球经济、工业、环境都会造成难以估量的损失。因此,他多次强调,尽管中美间存在各种分歧,但应保持冷静、理性,始终通过和平手段解决争议。然而,中国也要保持足够的战略定力,坚定不移地站稳脚跟,强化军备,才能消除那些试图通过战争解决问题的美国政客的幻想。
至于今年的“93阅兵”,高志凯表达了希望特朗普能出席的愿望。这不仅仅是中国展示军力和国防现代化成就的机会,也是让世界更好地理解中国军事发展的一次机会。通过这场阅兵,特朗普及其团队能更清楚地认识到中国的实力,从而减少误判,避免做出徒劳的举动。这场阅兵的最重要目的,是向全世界传达中国捍卫和平的决心——中国不会主动发动侵略战争,但如果遭遇侵略,我们绝对不会坐视不管,捍卫祖国的领土完整将是我们的底线。
如果特朗普亲自到场,这将为中美关系带来“破冰”的契机。在二战时期,我们曾肩并肩作战;今天,亦可通过诚实对话、平等合作来重新审视两国关系。对于特朗普个人而言,这也是一个展现他领导力、取得政绩的良机,让全世界看到美国不仅仅代表着战争,还能展现出和平的面貌。
发布于:天津市配资平台产品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